为什么看完长津湖不过万圣节
1为什么看完长津湖不过万圣节?因为这是另一个反抗美国和西方的“战场”,对抗文化腐蚀的战场。
2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,是本民族人民庆祝自己文明的活动,是这个国家的名片,不了解自己的节日就是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,也称“忘祖”。
近些年我国由于商人逐利,炒做各种洋节,万圣节,圣诞节,反而忘记自己民族的节日,这就是一种文化侵袭,文化覆盖,长此以往,还会有人记住我们的节日吗?一个文明会取代另一个文明。
3长津湖,抗美援朝,都是我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,保护我国的文明。在和平时期,保护我们传统节日,就是我们“另一个战场”。
长津湖后再无圣诞节
1、"圣诞回家"的美梦,冻僵在朝鲜的雪地里
1950年冬,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扬言"圣诞节前结束战争",11万联合国军直逼鸭绿江,没人想到,长津湖畔零下40度的冰原,成了美国陆军最漫长的噩梦。
2、伏击与反伏击的生死局
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夜行昼伏,用冻土豆充饥,用体温捂热枪栓,美军陆战一师发现时,雪地里突然站起成片"冰雕"——129名志愿军战士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阵地上,美军战史记载:"中国军人像原木一样在移动,却打不垮"。
3、钢铁部队遇上钢铁意志
美军拥有空中支援、坦克开路和电热睡袋,志愿军只有薄棉衣和三天口粮,但长津湖战役后,美军创下历史最远撤退纪录——300公里溃退中,王牌北极熊团被全歼,军旗至今躺在军事博物馆。
4、从此圣诞不再只是节日
战役结束当天正好是12月25日,麦克阿瑟的圣诞演讲成了国际笑柄,西方媒体第一次用"敬畏"形容中国军队,而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时,对着长津湖方向深深鞠躬,这场战役让世界明白:尊严,只能在冰与火中淬炼出来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为什么说“看完《长津湖》不过万圣节”?
因为电影里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℃的冰天雪地里啃冻土豆、用血肉之躯对抗美军王牌部队的场景太震撼了!万圣节那些装神弄鬼的娱乐,对比先烈们真实的牺牲,瞬间觉得“玩闹”有点轻浮,网友调侃:“看完长津湖,南瓜灯都不香了,满脑子都是‘冰雕连’……”
2、《长津湖》和圣诞节有啥关系?为啥说“再无圣诞节”?
电影里有个经典对比:美军感恩节吃火鸡大餐,我们的战士在雪地里挨饿受冻,后来很多观众自发在圣诞节发帖:“现在的和平年代,圣诞树霓虹灯再亮,也忘不了当年长津湖的雪。”不是反对过节,而是更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——这大概就是“破防后遗症”吧!
3、这种说法是不是太较真了?过节和爱国冲突吗?
其实不冲突!网友们的感慨更多是一种情感共鸣,就像有人说的:“不是不能过洋节,而是过的时候会多想一层——今天的甜,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苦过。”也有家长带孩子看完电影后,把圣诞节改成“感恩英雄日”,边吃苹果边讲历史,反而更有意义。
4、电影真有这么大影响力?还是跟风炒作?
真不是跟风!《长津湖》票房破纪录背后,是无数人自发“补课”抗美援朝历史,有老师反馈,学生看完主动查资料问:“冰雕连是真的吗?”还有老兵家属留言:“谢谢你们还记得。”这种集体记忆的唤醒,比任何“节日该不该过”的争论更值得思考。
(注:结合了网络热议观点,冻土豆VS火鸡”“冰雕连”等经典梗,语言风格偏年轻化、带点调侃但底色严肃。)
本文来自作者[员凌昊]投稿,不代表鱼生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fstang.cn/baike/202504-201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鱼生号的签约作者“员凌昊”
本文概览:为什么看完长津湖不过万圣节1为什么看完长津湖不过万圣节?因为这是另一个反抗美国和西方的“战场”,对抗文化腐蚀的战场。2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,是本民族人民庆祝自己文明的活...
文章不错《为什么看完长津湖不过万圣节 长津湖后再无圣诞节》内容很有帮助